
德尔菲技术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这种预测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技术。1946年,兰德公司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
在PMBOK第六版中,德尔菲技术作为群体决策技术用在搜集需求、估算活动持续时间和估算成本过程,作为信息收集技术用在识别风险过程。
Delphi Technique德尔菲技术:组织专家就某一专题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信息收集技术。相关专家匿名参与。组织者使用调查问卷就重要的项目事项征询意见,然后对专家的答卷进行归纳,并把结果反馈给专家做进一步评论。这个过程反复几轮后,就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德尔菲技术有助于减轻数据的偏倚,防止个人对结果产生不恰当的影响。
书本并没有描述这一技术的操作方法,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学问,我们专门来谈一谈德尔菲技术的使用。
具体步骤:
1. 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确定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
2. 由专家做书面答复。向所有专家提出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
3. 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判断值的。
4. 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
5. 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技术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 对专家的最终意见进行综合处理,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众数法:以最后一轮值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数值为最终结果(优先使用)
加权平均法:将各数值分别按所占权重加权平均
算术平均法:按最后一轮专家判断的平均值计算
掐头去尾,中间平均: 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以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中位数法:以中间数值为最终结果(奇数取中间一位,偶数取中间两位)
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信息收集和群体决策技术,德尔菲技术的典型特征在于:专家参与、匿名方式、结果趋同,它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 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
2. 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扬长避短;
3. 免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
4. 避免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
5. 避免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
它的缺点在于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看完上面的介绍,再来做模拟题中德尔菲技术的题,也就易如反掌了。
1、为了在收集需求过程中产生新创意,项目经理通过一系列调查问卷来征求专家的意见。问卷是匿名形式的:答案将直接返回给项目经理。这种技术是
A、名义小组技术
B、德尔菲技术
C、头脑风暴
D、思维导图
【解析】本题题眼:“……征求专家的意见。匿名形式……直接返回给项目经理”,符合德尔菲的特点:专家参与、匿名方式。
2、项目团队正在识别项目和产品方案,项目经理让专家组填写问卷并且仅向协调员做出直接反馈,项目经理采用了哪种方法?
A、德尔菲法
B、头脑风暴法
C、名义小组计数法
O、概念思维导图法
【解析】本题题眼:“专家参与问卷……仅向协调员做出直接反馈”,符合德尔菲的特点:专家参与、匿名方式。
3、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邀请一名财务分析师、一名法律顾问、一名采购员以及一名电气工程师,来创建一份项目风险清单。会议期间,专家们在便签纸中记录风险,并将便签纸贴在墙上,让项目经理可以收集和分析风险。项目经理使用了下列哪一项技术来识别风险?
A、访谈
B、风险分析
C、头脑风暴
D、德尔菲技术
【解析】本题题眼:“专家们在便签纸中记录风险,并将便签纸贴在墙上,让……”,不具备德尔菲匿名,结果趋同的特点,本质上更符合头脑风暴的特点,用来收集多种创意。
4、在集体决策中,对问题的性质不完全了解且分歧严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名义小组技术
B、概念技能
C、头脑风暴法
D、德尔菲法
【解析】本题题眼: “集体决策……分歧严重”,在第5版中,德尔菲技术作为群体决策技术和信息收集技术,趋同性是其重要特点,能解决分歧。
优培东方,专业项目管理类讲师超40名,其中广州慧翔拥有PMP培训核心业务讲师超过5名,都是来自于高科院校,大型企业的职业讲师。优培东方历年来培训学生人数已近万名,由优培东方培养出来的PMP认证项目经理占广东省PMP持证人数的20%以上。是华南地区口碑最好,通过率最高的PMP认证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