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这个问题。以下三方面可以参考:
一、从自我认知做起
1、要正确看待PMP证书。证书,包括学历证书,计算机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都是一样,考证只说明了曾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但仅仅代表你拥有了实际工作和解决相关专业方面问题的基础能力。考PMP证书,就是为了把PMBOK中良好的项目管理体系与思想吸收进来,以便更好的运用学习的专业知识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我们改善项目管理过程,尽可能规避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进而给企业与自己增加收益。
2、持续学习,勤于思考。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括五大过程组,十大大知识领域,49个过程,其内容量还是蛮大的,需要持续学习,加深理解。同时,要不断思考,如何应用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工作,如何更高效达成目标。(一切皆项目,生活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以做项目的角度来看待)。有的同学考证纯粹是为了拿证(部分企业硬性规定持证上岗),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公司硬性指标,这部分人考完之后就可能不会再学习了。
3、《PMBOK指南》中提到的项目管理知识是通用的良好实践,“良好实践”并不意味着这些知识总是一成不变地应用于所有项目,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法论需要考虑项目的独特性,允许项目经理做出一定程度的裁剪。在裁剪项目管理时,项目经理还应考虑运行项目所需的各个治理层级,并考虑组织文化。此外,还需要考虑来自于组织内部还是外部的项目客户也可能会影响项目管理的裁剪决定。无论大小公司,无论项目复杂还是简单,老板及高层领导,甲方乙方领导期望的都是快而稳地出成果。因此大部分的公司项目管理过程改进一般都是渐进式的,甚至有自己沿用多年的习惯与文化。
所以,无论是作为项目经理带团队,还是作为项目团队中一员,只能先从个人开始改变。
比如,PMBOK中有句话:项目经理正确识别,并合理管理项目干系人的能力,能决定项目的成败。要识别出影响项目的全部人员、组织或群体,分析相关方对项目的期待,再用思维导图归类,最后用权力利益矩阵对这些人进行优先级排序,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法与策略来有效调动相关方参与和提供支持。关注与相关方的时刻沟通。
项目沟通管理,如何有效与领导、客户、下属以及跨部门沟通,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随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达到我们了解需求、发现问题、催进度、寻求支持与资源的目的。
逐步规范项目管理的流程、文档,尊重公司的文化与习惯,能改变的尽量改变,容易的事情先做,有难度的事情慢慢做。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展开,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最终内化成自己专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如此才能慢慢向专家靠拢。
三、按需裁剪和应用模板
1、裁剪:按照实际的项目情况对PMBOK的所有过程进行裁剪,以制定最适合项目情况的过程与过程组。
开始的时候,不贪全,重要的文档先应用,尽量不增加自己和团队工作量。比如,项目章程、项目计划必须有,质量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可以从组织过程资产中寻找相应的模板进行修改、完善,项目结束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调整,并同步更新组织过程资产,下一个项目就有相对完整可用、有针对性的模板了。
再如,对于一个纯粹的项目团队独立完成的软件研发项目,可以裁剪掉不需要的采购过程,适当地裁减掉风险管理与沟通管理中的不适用的部分。
2、执行:根据适合本项目的过程与过程组的指导,逐渐执行每一个流程:识别项目相关方,制定项目章程并得到批准,对需求进行认真仔细的调研,对项目范围进行详细的定义,识别与分析项目风险,确定主要交付物及里程碑,分解工作包及活动,确定项目进度,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与沟通策略,制定项目成本和质量标准,组建团队并开展工作,监控项目并管理变更,验证项目成果,验收项目并收尾项目。
3、复盘:
从过往项目文件中学习。任何项目都有自己的组织过程资产,会有归档的文件。以前实施过的项目,文档都能在里面找得到,可以从里面学到不少知识——首先,项目各文档内容怎么填写,其次,行业知识以及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业务内容,第三,项目实施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如果有的话)。
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复盘。总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当时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便发现更优的方案或是避免策略。并且为后续工作提前规避相关问题提供经验,以最合理的方案实施项目的效果。采用“复盘四步法”: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复盘,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学到项目管理的实质。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项目中的失误和不足,通过不断积累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此过程中可以观察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项目管理规范行为,吸取好的管理方式,持续改进。